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卫生防疫 > 综合
编号:188785
汛期严防“病从口入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7月19日 人民网
    汛期正值高温,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。今年有不少地方发生洪涝灾害,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和痢疾、伤寒、肝炎、霍乱等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,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带来严重隐患。为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和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,必须把住“病从口入关”。

    一是不吃霉变的麦子。今年小麦扬花灌浆的时候,许多地方持续阴雨,使得赤霉菌在小麦上大量繁殖,收割时又未能得到充分晾晒,致使小麦赤霉病严重。洪灾期间,小麦霉变的现象很普遍,对于已经呈灰色、发黑、发黏、气味异常的小麦应严格禁止食用,以免发生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腹泻、乏力等急性中毒症状。对于表面霉变不多、色泽和气味接近正常的麦子,可用清水反复冲洗麦粒表面的霉变物质后加工食用。

    二是不吃死因不明的畜、禽和鱼类。洪灾期间,许多动物淹死、病死,如果不计后果贪图美味,或是抱着侥幸心理,吃了淹死、病死、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和鱼类产品,就可能造成食物中毒事故发生。

    三是不吃野蘑菇、野果。许多野蘑菇和野果都有很强的毒性,大多数人并不清楚野蘑菇和野果是否有毒。为安全起见,尽量不要食用野蘑菇、野果和野菜类产品,以免误食中毒。

    此外,要注意不喝生水,不吃已经发馊的剩饭菜和未洗净的瓜果,少吃或不吃凉拌菜,尽量少聚餐等。(, http://www.100md.com(安徽省寿县卫生局 罗治清)